8月11日到達改則,就進入到藏北的阿里地區(qū)了。12日除了與當?shù)卣蛶讉€部門領導召開了座談會,交流了關于綠色發(fā)展等相關內(nèi)容的意見及選點觀測外,一項重要的任務是要在相對偏遠的地點建一個綜合自動觀測站,較前兩個在冰川腳下安裝的站要復雜不少。
由于要趕路,上午開完會后沒吃飯就出發(fā)了。根據(jù)已經(jīng)確定的大致地點,將在距改則縣150公里左右的先遣鄉(xiāng)一帶選擇站點。按我的理解,選點的標準大致有幾條,一是資料相對稀缺,二是位置相對偏遠,三是要有電信信號,四是交通基本可達。前兩個條件與本次考察任務有關,探索在氣候資料相對稀缺區(qū)獲取資料的途徑。后兩條是要保信息能及時傳出,且具備基本安裝條件。至于在條件更差的地區(qū)如何獲取資料,則是進一步探索的問題了。
150公里,在現(xiàn)代交通條件下,確實談不上遠,但對于高原相對偏僻的地區(qū)還真不能小視,在顛簸、泥濘的小路上整整跑了5個多小時才到達先遣鄉(xiāng),途中汽車還遇險陷入泥潭,后被另一車拉出。盡管仍是在海拔4500米高度,經(jīng)過幾天的磨煉,隊員們基本算適應了。只要不是登山,就不再有明顯高原反應。今天的狀況是雖無登山累,卻有行路難,顛簸了5個小時后,在鄉(xiāng)里每人吃了碗面,便又上車向野外進發(fā)去選點了,一直持續(xù)到晚上7點多,才最終確定了建站地點,在一個有弱通信信號的荒灘上。好在是西部高原,天黑前我們還有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此時已心中有數(shù),今晚肯定回不了縣城了,在哪里安營還不確定。
從車上卸下大箱小盒,各種安裝工具,隊員們便干了起來。一開始進度還算快,司機師傅也來搭手幫忙,對于拼裝大的框架和固定螺絲這類活,他們確實很在行。但隨著框架成型,進度慢了下來,一是由于業(yè)務尚不熟練,要對著安裝圖紙一步步來,有些地方錯了還要返工,如太陽能板裝反了,高原上的輻射再強也派不上用場,只能重來;二是每條線要準確連接,是細活,急不得,能插上手的人有限??粗@些年輕科技人員干這樣的活,不免心存疑慮,這個站真能轉(zhuǎn)起來嗎?我多少有些擔心。他們沒有一個人完整地安裝過一臺類似的多要素綜合自動站,僅是做了些簡單培訓,竟然就敢出師高原來建站了。邊干邊看手機上的說明錄像,或直接打電話咨詢,似乎有點玄。
天漸漸黑了下來,只有挑燈夜戰(zhàn)了,靠車燈和手電筒照明,確保了施工能持續(xù),但最終到何時,還是未知數(shù)。月光下,寒風中,已無退路,只能前行,一直干到11點半多,殘云散去,滿天星斗,自動站終于聳立在了荒原上。最后一個小錯誤發(fā)生在未能接上電源插口,造成無信號發(fā)出,讓各位虛驚一場。
信號最終接通,北京那邊接收到了,經(jīng)檢查與實際情況基本吻合。安裝時間雖超出預期,但結果還算好,我擔心的事沒發(fā)生。若真發(fā)生了又該怎么辦呢?不知道。作為科考,又成功完成了一項任務,但若考慮未來未來的解決途徑,顯然還需要顧及更多層面,如成本、維護、安全等因素。
大家在自動站下開心地合影留念后,才問起在哪里安頓過夜。隊長是做了最壞打算的,準備了帳篷和睡袋,但有多少,能否滿足需求,我不知道。還好,此時隨隊的藏族隊員通知說與鄉(xiāng)里聯(lián)系好了,可以返回入住鄉(xiāng)招待所,這使我們露宿荒原、仰望星空的美夢最終未能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