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耶寺:桑耶寺-藏文意為"無邊寺"、"存想寺"或"超出想象寺院",因藏王赤松德贊創(chuàng)建時融合了藏、漢、印三種建筑風格,所以被稱為"三樣寺"。位于扎朗縣雅魯藏布江北岸的桑耶鎮(zhèn)近內,始建于公元八世紀中葉,是藏族文物古跡中歷史悠久的著名寺院,也是有正規(guī)僧人的第一座完整的寺院。寺院內珍藏著西藏自吐蕃王朝以來各個時期的歷史、宗教、建筑、壁畫、雕塑等多方面的遺產,集西藏古代文明之大成?!顿t者喜宴》中曾贊道:"此寺是難以想象之建筑,此世間無以倫比之寺院"。赤松德贊為了吸取父王赤德祖贊禁止苯教宏揚佛教而遭到暗害身亡的教訓,為了利用佛教來鞏固王室的統(tǒng)治和權益,赤松德贊用各種辦法除去了崇拜苯教的大臣,接著又先后從印度迎請著名佛學家寂護和著名佛教密宗大師蓮花生來藏傳播佛法,并決定興建桑耶寺。桑耶寺地點由蓮花生選定,結構布局由寂護設計,赤松德贊親自奠基動。
整個寺院的布局,是按照佛經中的"大千世界"的結構布局設計而成,是依照密宗的曼陀羅建造的:烏孜大殿代表世界中心須彌山,大殿周圍的四大殿表示四咸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太陽、月亮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兩殿,寺廟圍墻象征世界外圍的鐵圍山;主殿四周又建紅、白、綠、黑四塔,以鎮(zhèn)服一切兇神邪魔,防止天災人禍的發(fā)生。圍墻四面各設一座大門,東大門為正門。寺院建成后,蓮花生在這里剃度第一批藏人出家為僧,號稱"七覺士"。此寺因而成為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寶齊全的佛教寺院。
桑耶寺建筑規(guī)模宏大,大小殿塔鱗次櫛比,其中以金碧輝煌的"烏孜"大殿為主體,代表釋迦牟尼出生、成佛、講法、捏盤的紅、白、綠、黑四塔和代表佛教中四大洲、八小洲的十二座神殿為輔體,組成一個宏大而完整的建筑群,總面積約25000平方米。烏孜大殿是桑耶寺的中心主殿,面積達6000余平方米。大殿正門南側墻邊有石碑一方,據傳說為赤松德贊所立,碑上有古藏文,反映了赤松德贊的興佛的情況。大門門廊上的額仿上,懸有一口唐式掛鐘,鐘上鑄有古藏文,據有關資料記載,此鐘為虔誠的佛教徒赤松德贊的第三妃所獻。
大殿座西朝東,高三層,式樣別致。每層殿堂的空間很高,一般5.5米到6米之間。烏孜大殿的建筑風格十分獨特,大殿底層采用藏式建筑風格,中層采用漢式建筑風格,上層采用印度建筑風格。各層的壁畫和塑像也都按照各自的方式進行繪畫和雕塑。這種融藏、漢、印合壁的建筑格調,在建筑史上是非常罕見的。大殿內壁畫內容十分豐富,題材廣泛,題材除其它寺廟常見者外,還有“西藏史畫”、“桑耶史畫”、“蓮花生傳”、“舞蹈雜技”等等,其中“西藏史畫”自遠古傳說的羅薩女與神猴成婚,繁衍西藏最早人類畫起,直至九世達賴喇嘛的業(yè)績。整個畫面長達92米,被譽為西藏史記,在古今中外壁畫史上是非常罕見的。